
-
夫妻一方約定將個人所有的房屋與另一方共有,但沒有辦理房產加名登記,贈與方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嗎? 2021-12-27 09:51:03 李麗霞
夫妻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全部贈與另一方,因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依照《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定,房屋所有權尚未轉移,而依照《民法典》關于贈與一章的規定,贈與房產的一方可以撤銷贈與
-
一方婚前付首付,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產,應當如何分割 2021-12-27 09:49:44 羅京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如何防止夫妻隱匿共同財產?
來源:離婚律師網 作者:未知 時間:2016-11-11 點擊數:13
離婚賠償律師
分清財產性質。性質不同,歸屬不同。《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工資、獎金;生產、經營收益;知識產權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財產等歸夫妻共同所有。第十八條規定,一方婚前財產;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殘疾人生活補助等費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等均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掌握財產狀況。財權最好不交給一人,房產證書上注明自己為房產共有人,擁有企業股份的,關注財務報告、資產審計報告。有資金投入股市的,關注資金對賬單,掌握資金流量。這樣可及時發現套取現金而后轉移、隱匿。還要防止對方以親友名義購買房產,離婚后再過戶到自己名下來轉移財產。
2、及早約定歸屬。《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夫妻財產約定一旦生效,財產分配也必須依約進行。
3、注重宣傳法律規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分割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同時,法院還可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宣傳法律規定會讓對方知道轉移隱匿財產后果,產生震懾作用。
4、特別注意外債。《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做假賬,證明經營失敗而負債是普遍的轉移財產方式。要關注借款去向,注意銀行記錄、刷卡記錄,最好有相關證人,以防偽造債務。
5、保存相關憑據。按照《儲蓄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和《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第八條規定,金融機構不得向任何單位或個人提供個人存款賬戶情況。因此,可對大宗存款設聯名賬戶。單獨設立的,更要多留心賬號、儲種、存入地。同時,要注意收集產權證復印件,家具、電器、貴重首飾購買發票,股東出資、財務報表、開戶行、賬號等書面證明,以便按照《民事訴訟法》第64條、《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18條規定,在申請法院調查時提供證據及線索。
6、 迅速及時取證。將家電等財產拍照并請朋友在財產清單上簽字。發現擅自處理冰箱、電視等大件夫妻共同財產,特別是對方以孝敬父母、贈與等名義將財產轉移時,要及時制止。一旦發現轉移要立即報警或請居委會介入。報警記錄、筆錄、居委會證言都會成為法庭上有力的證據。
7、及時申請財產保全。為防止私賣房產、汽車,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還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規定,在起訴前向法院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提起訴訟注重時效。《婚姻法解釋(一)》第三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次日起計算。離婚后,發現有轉移隱匿財產行為,可向法院起訴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并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予以制裁。
一旦對方接到了法院傳票,很多當事人擔心對方開始隱匿家庭共同財產,其實這個擔心并不是多余的,幾乎60%以上的案件都會涉及到一方涉嫌隱匿財產的情況。因此,防止對方隱匿財產,應當提前準備。因為隱匿財產是我國法律不允許的行為。比如,在起訴前,就將家庭共同財產的發票收集好,或請朋友做見證證言,兼采用影像取證技術。另外,對于銀行存款、股票等,可以在起訴同時申請法院調查或律師出具調查令調查,一旦查出財產下落,可以視情況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等。
相關閱讀: